在山焦西山東曲礦的月度經營分析專題會上,一組對比數據格外醒目:上半年成本總額同比減少500余萬元,而在材料、成本工程等剛性支出增加的情況下,通過全流程經營管控,不僅消化了增量壓力,更實現了效益的逆勢提升。這場強經營變革的核心,是礦山上下把“經營思維”注入從井下掘進到地面管理的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,讓“每一米巷道都產效益,每一臺設備都創(chuàng)價值”。
從“粗放投入”到“精準滴灌”
東曲礦員工維修修電機車攝像頭(山焦西山東曲礦供圖)
在材料成本“瘦身戰(zhàn)”中,東曲礦創(chuàng)新打出“設計優(yōu)化 +回收復用”組合拳。九采區(qū)水倉聯絡巷、29208工作面外圍等重點工程,通過地質精準勘測、施工方案迭代,從源頭優(yōu)化主材選型與用量,直接節(jié)約鋼材、支護材料等費用112萬元,讓“設計即降本”理念落地見效。
在設備管理車間,機電五人小組正在給綜采支架做“體檢”!19311工作面的支架,連續(xù)三個工作面倒用都沒升井大修,光這一項就省了幾十萬元。”主管技術員劉良抹了把額頭的汗說。這種“能省就省”的理念滲透到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:推行網上招標采購,杜絕“價高質劣”問題,修理費用同比下降,內部檢修隊接手了80%的加工件制作,設備大修預算上限從原值50%壓到40%,小修預算上限從原值30%下調為20%。硬是把成本“擠”了出來。
從“被動節(jié)流”到“主動創(chuàng)效”
成本管控不是簡單的“砍預算”,東曲礦更看重通過管理創(chuàng)新激活內生動力。在九采區(qū)水倉聯絡巷施工現場,巷道長度從141米優(yōu)化到86米的紅色標線格外醒目,這項設計優(yōu)化直接省下11萬元主材費。而29208工作面外圍工程縮減247米的“操作”,又多省出37萬元。
東曲礦員工檢修膠輪車(山焦西山東曲礦供圖)
“交舊才能領新”的制度在物資倉庫得到嚴格執(zhí)行。經營管理辦公室主任黃靖翻開臺賬說道:“隔膜泵從去年同期的140臺減到136臺,專用工具回收率從43%躍升至69%,僅開關、綜保等工具就回收了51.41萬元!痹谟秃墓芸貙0嗟木蚣毸阆,重新測算膠輪車、矸石山設備等生產車輛油脂單耗標準,修訂下發(fā)《車輛燃油管理辦法》,通過定額控制和動態(tài)調整,半年省下了25萬元油費。
從“單打獨斗”到“協同作戰(zhàn)”
東曲礦羊圈港應急電源站儲電池(山焦西山東曲礦供圖)
羊圈港應急電源站的儲電池正在“聰明”地工作。深夜谷時電價0.35元/kWh,它全力充電;白天峰時電價0.8元/kWh,它釋放電力。東曲礦這個“錯峰充放”策略,半年省下18萬元。而小沙巖瓦斯泵站的除垢工程,更是通風、機電、經營多部門聯手的成果——提升泵效后,每月省1.25萬元電費。
設備租賃的“時間差”管理堪稱協同典范。該礦生產技術部排定“設備到礦-安裝-退租”設精確時間表,安裝隊把工作面安裝周期從52天縮至48天,設備組對閑置設備實行“24小時退租制”。上半年4套綜采設備減至2套在用,省下342.74萬元租賃費,設備利用率從78%提至92%。“就像搭積木,每個部門各歸其位,才能拼出最優(yōu)效益!苯洜I礦長成慧在經營分析專題會上說著。
從井下600米的掘進頭到地面的辦公樓,東曲礦的強經營實踐,沒有驚天動地的舉措,卻在每一個細節(jié)里藏著“精打細算”的智慧。當“經營思維”成為每個崗位的自覺,成本總額里自然就擠出了更多“含金量”——這種在毫米與千瓦時之間算細賬的精神,正在讓這座礦山的效益賬本越算越厚。(邢艷麗)

關注精彩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