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廣網北京6月9日消息(記者紀翔 王成林 張磊 李化成 李玲 宗韶峰 趙峰)據中國鄉(xiāng)村之聲《三農中國》報道,作為我國的農業(yè)大省,近年來,山東大力發(fā)展與上合組織成員國的農產品貿易和技術交流,用自己的獨特優(yōu)勢吸引國際合作,逐步擴大自己的“朋友圈”。
近日,在青島保稅港區(qū)剛啟用的國際保稅冷鏈食品展示交易中心,“中國國際綠色冷鏈食品產業(yè)俄羅斯聯(lián)盟”成立。今后,俄羅斯的優(yōu)質特色冷鏈食品,將以俄羅斯當地最低的市場價格實現集中采購,快速到達中國消費者的餐桌。俄羅斯農業(yè)部第一副部長格羅梅科·葉甫蓋尼·瓦西里耶維奇:
格羅梅科·葉甫蓋尼·瓦西里耶維奇:以前從莫斯科通過冷藏集裝箱往這邊供貨需要30天。我們把這個時間縮短至10天到12天。而且整個供應鏈的質量非常有保證,我們特別看重這一點。
以青島港為中樞,展示交易中心將搭建起水產、肉類等七大品類一站式供銷平臺,上合組織成員國以及“一帶一路”沿線20多個國家的上萬種優(yōu)質冷鏈食品都被囊括其中。巴龍國際集團董事長姜俊平:
姜俊平:全品類、全鏈條、全產業(yè)一站式打通,把供需有序結合起來。運用現代信息系統(tǒng)+區(qū)塊鏈,去掉中間環(huán)節(jié),確保產品的全過程可追溯。
國外農產品運進來,山東農產品也積極走出去。上合組織部分成員國農業(yè)結構單一,而山東的一些農產品正好能夠填補這些國家的市場空白。在山東濰坊壽光市稻田鎮(zhèn),當地菜農就成立了出口協(xié)會,每年有四分之一的蔬菜出口到俄羅斯,并根據國外市場需求調整種植結構。壽光市稻田鎮(zhèn)蔬菜出口協(xié)會副會長楊興文:
楊興文:成立協(xié)會以后,價格上基本統(tǒng)一,老百姓得到的回報就多了,收入也就高了。
統(tǒng)計數據顯示,2017年,山東省對上合組織成員國家農產品進出口額達110.7億元。
事實上,不僅有農產品,還有農機和農技。
在山東省青島膠州市膠萊鎮(zhèn)工業(yè)園里,農民企業(yè)家李志敏正在陪著印度客商里奇·科菲對即將交付的機器進行驗收。里奇·科菲看中的是最新一代辣椒去把兒機?品普f,他所在的印度企業(yè),四年前就開始和李志敏合作。
里奇·科菲:原來在我們的國家要50個人才能處理這些辣椒,有了這個機器,只要5個人就可以,效率大大提高,人力成本也得到了節(jié)約。去年我們訂購了23臺機器,今年再采購30臺。
膠州是我國最大的辣椒集散地,每年辣椒收購季,家家戶戶起早貪黑忙個不停。為了達到出口要求,每個辣椒把兒都必須摘掉。以往,工人們摘把兒只能靠指甲掐、剪刀剪,一天下來手又辣又疼,十分辛苦效率又低。歷經反復試驗,2016年,李志敏發(fā)明了適用于所有辣椒品種的辣椒去把兒機。之后,他又推出了蔥姜收割機,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“農民發(fā)明家”。
他的這些發(fā)明不僅解決了當地老百姓的困難,也走出國門,成了印度、巴基斯坦等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市場寵兒。李志敏也因此結交了許多新朋友。
李志敏:道路寬了,我們交流起來也好,走起來也更順暢。
距離李志敏的工廠5分鐘車程,也有一位農民發(fā)明家叫吳洪珠。他發(fā)明的馬鈴薯播種機、殺秧機和收獲機,同樣受到俄羅斯、哈薩克斯坦等上合成員國家客商的青睞。為了更好地扎根當地,吳洪珠還針對不同市場的需要,推出了定制化產品。
吳洪珠:國外地區(qū)的差別,國家的差別,他們種植的土豆的農藝要求也是不一樣,如品種、行距、配套的動力、農場的大小,根據這些要求來給他們設計機型。
如今,洪珠農業(yè)機械公司每年出口4000多臺各類馬鈴薯處理機械,出口額達到5000多萬元。其中,上合組織成員國家占到了貿易額的絕對大頭兒。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即將在家門口舉行,這讓吳洪珠倍感自豪的同時,也看到了更加美好的未來。
吳洪珠:下一步我們逐步加大對這些國家的市場開發(fā)和推廣力度,去做更好產品,為這些國家更好服務。
近年來,山東借助國家“一帶一路”倡議,繼續(xù)擴大“朋友圈”范圍。在山東樂陵希森馬鈴薯產業(yè)集團,技術人員正在篩選培育新改良的馬鈴薯薯種。這些新薯種已經在千里之外的哈薩克斯坦試種了一年,即將大面積推廣。公司總經理胡柏耿:
胡柏耿:由于它良好的抗旱性和抗病性,同比條件下,比當地的主栽品種增產50%以上,特別受當地的歡迎。
希森集團還與哈薩克斯坦科研機構簽訂合作協(xié)議,雙方在馬鈴薯抗旱、抗逆等方面開展研究。國家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朱炎輝:
朱炎輝:我們馬鈴薯新品種,在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示范推廣,這樣大大提升我國農產品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。
目前,山東省已與吉爾吉斯斯坦、塔吉克斯坦等多個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簽訂協(xié)議,在農業(yè)領域開展技術雙向轉移、轉化。